实验室在《Nonlinear Dynamics》发表学术论文

发布时间:2022-12-26浏览次数:263

近日,广西类脑计算与智能芯片重点实验室(BCIC)罗玉玲教授团队在图像加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——题为《An 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block compressed sensing and Chen’s system》(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和陈氏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案)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《Nonlinear Dynamics》(中科院升级版2区,JCR Q1)上发表。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。

论文简介

图像加密是一种常用的信息保护方式。然而,现有的图像加密方案大多存在密文冗余、传输效率低、内存消耗大的问题。为了保护图像信息,减少冗余数据,设计了一种高效、安全的分块压缩感知图像算法。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(DWT)稀疏处理,然后使用对全局范围内的像素位置进行混沌序列置乱。其次,对压缩后的图像进行分割,得到若干图像块。然后,采用键控的部分哈达玛矩阵对图像块进行测量,以降低图像块的维数。最后,对图像分块进行合并,并采用先验的随机选择像素扩散(Randomly Selected Pixel Diffusion,RSPD)算法,进一步增强安全性能和防统计分析能力。具体做法是,利用原始图像的SHA-512值进行密钥生成,从而提高明文的灵敏度。利用陈氏系统和逻辑图生成了伪随机序列,从而实现了加速和扩散。结果表明,该机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冗余信息,计算复杂度较低,安全性能优于现有方法。

主要工作

在基于分块压缩感知和陈氏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案(图1)中,研究的主要贡献如下:

图1 图像加密流程

(1)提出了基于分块压缩感知和陈氏混沌系统的压缩加密方法。本方法为图像提供数据保护,大大降低了对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要求。本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稀疏处理,然后对整幅图像的像素进行置乱,在压缩感知之前使用置乱操作有助于提高图像重构质量。不同于在图像块范围内打乱像素的方法,本方法使像素点在整个图像范围内移动,具有较好的置乱能力,降低了分块压缩感知的阻塞效应。此外,将图像划分为块,以图像块为单位进行压缩感知,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运行时间(图2)。

图2 加密过程各部分的时间消耗

(2)提出了一种与原始图像相关的密钥生成机制。该机制对原始图像敏感,能够抵抗已知明文和选择明文攻击。本方法从原始图像中获得陈氏系统和逻辑斯蒂映射的初始条件,并将其作为整个算法的密钥。此外,压缩和加密的全部流程都与明文密切相关,有效地增强了算法抵抗选择明文攻击和已知明文攻击的能力。

(3)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哈达玛矩阵的测量矩阵生成方法。为了减少数据量和节省测量矩阵的存储空间,将部分阿达玛矩阵按照混沌序列进行移位和旋转,形成测量矩阵。采用正交矩形(Quadrature Rectangle, QR)分解来提高测量矩阵的列独立性,从而提高压缩性能。仿真结果(图3)表明,解密图像与原始图像高度相似,峰值信噪比均在30 dB以上,说明重构后的解密图像精度高,失真少。

图3 加密结果

(4)提出了一种新的扩散机制RSPD。即将图像的像素值逐个异或,再次更新首个像素值,然后随机选择部分像素进行二次扩散。经过RSPD处理后,对密码图像的像素值进行了均匀化处理(图4),增强了反统计分析能力,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。

图4 直方图分析

结论

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图像块压缩保护机制,既能保护图像信息,又能有效压缩冗余数据。首先,为了降低压缩感知的计算复杂度,将图像块划分为128×128大小的图像块,然后对每个图像块进行压缩。实验表明,与其他方法相比,本文提出的分块压缩感知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操作上都耗时更短。其次,对稀疏系数进行置乱处理,消除了像素之间的相关性,有效地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。此外,RSPD使得图像的像素值均匀分布,可以抵抗统计攻击。最后,密钥的生成紧密依赖于原始图像,增强了抵抗已知明文和选择明文攻击的能力。与现有方案相比,该方案具有较大的密钥空间和较高的键灵敏度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1071-022-08119-6